中国民航报 其它 其它
【中国民航报  6769期  005版  
· 以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
· 厂务公开助发展 民主管理促和谐
· 编辑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上一版  下一版   ●查看PDF     |当前全部版面|
 第005版      民航论坛导刊          第6769期

以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思政课建设探索实践
张世良 刘英


|  2019年3月18日,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以下简称中飞院)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坚守政治大学本色,传承红色基因,聚焦民航核心专业人才培养,精准发力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教学改革、人才培养、课程思政等关键环节,守牢主阵地,用好主渠道,担当主力军。
  5年来,中飞院创新提出“举旗、正向、铸魂、育人”理念,遵循“五度”“四亲”“三融合”教学路径,打造思想作风的硬度,磨砺思想作风的纯度,锻造学生忠诚担当与笃实敏行的思想品格,塑造志存高远与脚踏实地的行为品性,昭示中飞院学子飞得正、飞得高、飞得远的思政张力与忠诚本色。
  铸牢教师队伍师德忠魂
  师德师风抓牢抓实
  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检验思政课教学成效的实践标准是学生是否真正亲其师、听其言、信其道,民航院校应打磨受学生喜爱的“金课”,培育让学生终身受益的人师。
  思政课建设,关键在全面重视。5年来,在民航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在民航局政工办、人教司、民航团委等局机关部门的大力指导下,中飞院党委高度重视思政课建设,发挥民航院校思政课青年教师联盟牵引作用,谋划推动中飞院思政课建设,多次专题研究马克思主义学院班子及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专业建设等问题,指导马克思主义学院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全力打造有高度、有深度、有温度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中飞院党委班子成员坚持每学期通过仪式、典礼、讲堂等形式讲思政课,深入课堂听课、查课,出台多项文件支持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将思政理论课纳入重点建设规划。
  讲好思政课,关键在提升教师能力水平。5年来,中飞院严格把握新教师入口、集体备课、教材选用、课堂教学、考查考核五个关口,严格落实教育部印发的《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行为规范和准则》,贯彻落实“有信仰的人讲信仰”、有修养的人塑三观,争取做“大先生”、做学生的“经师”和“人师”,胸怀大格局、大情怀、大视野、新思维,厚植思政课教师立德树人的师德师魂基石。
  守正创新主渠道
  聚焦思政课教学改革
  5年来,中飞院思政课坚持以新思想为指引,实践探索“五度”“四亲”“三融合”教学创新路径。
  实践探索“五度”教学法。一是以坚定理想信念提升课程高度。引导新时代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为青年大学生铸魂立魄。二是以充分透彻的理论魅力增强课程深度。在学理阐释中以理服人,在问题导向中释疑解惑,在科研促教中教研融合,在史论结合中贴近行业专业,在现实关照中映照故土乡土,在理论教学中做到立场正确、观点鲜明、逻辑严密、说理透彻。在充分论证有力基础上,以理性之光观照理性之问。三是以对现实的观照增强课程热度。坚持用“世情、国情、乡情、亲情”四度经纬,通过师生社会实践选取课程素材。在遵从教材设计的基础上,注重从学生出发、从行业出发、从乡土出发拓展教学视野,用新成果、新案例、新问题丰富教学内容。四是双向互动增强课程信度。课堂教学加入“课上5分钟”——课前安排学生制作PPT,展示分享时政要闻与人生故事,努力讲好中国故事、民航故事、学校故事。同时,结合授课教师讲评,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五是以笃信践行增强课程效度。坚持实践教学有计划、有跟踪、有总结,教学过程有标准、有监管、有痕迹、有实效,潜移默化地做到亲其师、听其言、信其道。
  以“四亲”教学,坚持学生教育正确导向。“四亲”融合是指精研教材,亲其理性;释疑解惑,亲其困惑;贴近民航现实,亲其专业;观照乡土,亲其故乡。“四亲”教学一方面要前置学情调查分析,在教学中针对学生的思想困惑,引导学生坚持正确导向;另一方面要捍卫旗帜,直面不良价值观与社会思潮,课上课下、网上网下敢“亮剑”,造就更多坚决捍卫马克思主义旗帜和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行动者。
  通过“三融合”提升教学效果。一是理论教学与学生实践融合,增进教学相长,提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二是专业理论教师与行业专家教育融合,增强教育感染力,提升教育实效。三是智慧思政与传统思政融合,开发、选用权威线上教学平台,将完成学情调查、指定学习等纳入成绩评价。四是校内与校外融合,开拓学生视野,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提升教学实效。
  通过上述举措,中飞院探索了多种授课形式,如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情景剧”,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庭审直播”,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微历史剧”制作等,以丰富的实践教学,培植学生的家国情怀。5年中,中飞院打造的4门课程被四川省教育厅评为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省级一流课程和线上精品示范课程;培养省级教学创新大赛等获奖师生22人次。
  课程思政培德铸魂
  构建同向同行教学体系
  立德树人成效是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要围绕这个目标来设计,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2020年,中飞院成立课程思政建设指导委员会,2021年成立本科教育课程思政研究中心。目前,研究中心建有分中心20个、教学团队30余个,课程组上百个。推动专业知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组织专业教学团队深挖民航课程思政元素,紧盯教学大纲修订,持续推动课程思政案例库建设,建设成果作为一流专业和课程、教学竞赛的重要评价指标,充分发挥课程思政功能。
  5年来,中飞院着力推动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同频共振、相向同行,在研究生教育阶段开设两门思政课,在本科、专科教育阶段开设的七门、四门思政课。重点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宪法法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开发课程模块,开设系列选修课程。自2020年以来,中飞院锚定“四维度、三层次”课程思政示范项目群,构建“中心、专业、教学团队、课程”四个示范维度,打造“国家级、省级、校级”三个层次项目群,启动课程思政进教材工作,加强课程思政数字资源建设,打造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团队。目前,学院已开设省级校级示范课程79门,拥有省级校级示范教学团队9个、省级校级示范专业4个、省级校级示范研究中心/分中心3个。
  厚植情怀铸牢信仰之基
  人才培养精准发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这一时期心智逐渐健全,思维进入最活跃状态,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
  在人才培养方面,中飞院遵循思政教育规律,在人才培养关键环节通过“系扣子”“厚情怀”“强滋养”“接地气”四招发力。一是着力系好“第一粒扣子”,系统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铸牢共同理想和远大理想的信心、信念和信仰;二是厚植家国情怀,贯穿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思政教育主线,讲深讲透爱党、爱国与爱社会主义相统一的学理、哲理、道理;三是匡正政治认同、制度认同、道路认同、国家认同,涵养家国正气;四是融入时代元素和民航元素“接地气”,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民航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为思政教育溯源领航。
  遵循守正创新思政工作要求,丰富“人民送我学飞行,我学飞行为人民”内涵。建立飞行教学“九字经”量化指标考核体系,深化作风养成考核体制机制;探索“行走的思政课”“飞马讲堂”等新时代主动思政教育,完善“十大”育人体系建设,为民航学子飞得正、飞得高、飞得远打牢根基,为新时代的中国机长铸魂立心。按照“思政+民航”的思路,以“五个一”塑造人格正、思想好、政治坚、能力强的学生品格,探索中国心、民族魂、民航情、飞院味的特色思政人才培养模式。
  不断强化“大思政”体系建设,探索思政课实践教学路径。整合校内外红色资源,积极建设课程、管理、服务、心理、网络等育人体系,在学校及分院校史馆建立思政教育实践基地12个,落实落细“三全育人”工作。自2020年以来,中飞院承担思政精品建设项目6项,在民航局思政工作重点调研课题中连续多次被评为优秀调研课题一等奖。
  坚实资政教育基础
  社会服务成效显著
  5年来,学院将学习成果转化为社会服务实践行动。通过理论宣讲、智库建设、科普教育,发挥资源优势,在资政育人方面取得新成效。通过民航青年思政联盟行业思政协同效应,开展集体备课、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微视频展播等系列工作,实现民航思政大融合大交流。
  学院思政课教师政策理论宣讲效用突出。5年来,30多名教师受邀担任省、市理论宣讲团主要成员,在校内、民航党委和地方开展理论宣讲285场。
  学院思政课教师社科智库服务成效彰显。聚焦民航安全治理、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领域,形成10余篇高质量资政报告,多次获省局以上领导批示;开展民航立法调研咨询,5名思政教师全程参与我国第一部地方通航法——《四川省通用航空条例》编写工作。
  学院思政课教师航空文化普及效果显著。成立民航文化研究所、研究中心、科普基地,开发建设民航精神与文化共享课,受到团中央点赞;参与组建全国航空文化育人联盟,承办四川国际航展,积极开展航空文化宣传普及和教育活动。
  聚焦“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中飞院将一以贯之牢记初心、不辱使命,全面推进一流学院、学科、专业、师资建设,发表更多原创性、标志性成果;进一步优化师资结构,引育拔尖领军人才,着力打造一流思政教师队伍,不断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卓越人才和后备人才培养质量;全力打造“金课、金师、金专业、金教材”的“四金”名片,建设具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飞行大学,以一流业绩、一流人才为谱写交通强国建设民航新篇章贡献力量。
  (作者单位:中国民航飞行学院)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