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航报 通讯 航安一线 其它
【中国民航报  6865期  002版  
· 用安全文化铸魂育人(附图片)
· 紧绷“安全弦” 打好“主动仗”(附图片)
· 东航飞行员与华东空管局召开空地业务交流会
· 山航开展特业人员赋能专项培训
· 首新地服与民航二所开展除防冰专题培训
· 黑龙江大庆机场召开安全工作座谈会
· 图片新闻
· 编辑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上一版  下一版   ●查看PDF     |当前全部版面|
 第002版      民航安全          第6865期

紧绷“安全弦” 打好“主动仗”(附图片)
——记民航西南空管局气象中心全力做好雷雨季节航班安全保障
本报记者 何 丹通讯员 傅文伶


|  暑运期间,西南地区极端天气侵袭不断,暴雨、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威胁着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据统计,成都双流机场7月共出现重要天气18次,其中雷暴5次、中度及以上降水12次(其中4次伴雷暴)、大风1次。为全力打好雷雨保障“主动仗”,民航西南空管局气象中心时刻紧绷民航空管“安全弦”,持续提升预报与服务“两个能力”,推进气象与流量、气象与管制“两个融合”工作,确保航班安全、正常、高效运行。
  千锤百炼保安全
  基础工作再挖潜
  对于不正常事件信息通报和重要天气特情处置程序,气象中心分类绘制应急处置思维导图,开展雷雨季节防汛应急演练,提升预报员强降水天气应急处置能力。中心对警报产品进行梳理,总结经验,规范发布用语。针对极端天气,增加对机场设施设备影响的提示,细化气象服务产品,增加更新频次;针对热力性雷雨,增加单次影响时间预报;针对防汛工作,增加降水量信息通报,从运行事前、事中、事后三个环节,做到时间层层递进,由大到小逐渐精确。
  此外,气象中心还持续开展快速天气复盘、技术天气复盘、联合天气复盘三级复盘工作,查找运行层面、技术层面存在的短板,有的放矢,持续提升预报准确性和服务实用性。
  交流沟通增互信
  “两个融合”见成效
  气象中心分别与管制、流量、航空公司等用户开展交流,介绍气象服务产品,了解用户需求、意见及建议,明确高质量发展形势下气象预报服务提升的方向。大力推行“气象顾问”服务模式,随时了解用户需求,编制用户需求管理任务清单,并逐项跟踪落实。
  中心根据用户需求创新研发并上线管制运行气象支持产品,为流量、区调、终端等用户提供主要航路、终端区分区以及重要导航点的逐小时强对流预报,有助于提供快速决策气象支撑;为流量室、航空公司、机场运管委、成渝区域运协委提供现场天气讲解服务;鼓励预报员到区调大厅现场巡视,答疑解惑,讲解天气;组建终端服务党员突击队,视天气和运行情况,派员赴终端大厅进行现场服务,7月现场服务6次;利用桌面视频会商系统提升协同服务效率,为各用户提供视频线上天气讲解服务,目前已在西南地区推广。
  深耕细作强协同
  主动联动迎挑战
  气象中心充分发挥首席预报员的技术支持作用,针对关键性重大天气过程组织专题会商,持续开展技术指导和审核;加强与地方气象部门的天气会商,结合多源气象资料,明确重要天气的影响时间、天气强度、影响区域、覆盖范围等预报细节;联动四地五场,通过桌面视频会商系统统一气象结论;认真落实上级要求,联动航企气象室,在重要天气条件下开展联合会商,树立民航一体化运行思维,齐心协力保障航班运行安全正常。
  为有效发挥气象服务在机场运管委、成渝区域运协委平台上的作用,气象中心根据流量管理时间尺度优化气象服务产品,为机场运管委与成渝区域运协委提供多样化的气象预报服务产品,做到从季度、月度到小时、分钟全覆盖,确保运行关键时间节点有支撑。
  在重要保障过程中,气象中心通过电话等方式增加与中小机场的预报会商频次,通过微信群及时关注中小机场,尤其是西藏区局重要天气预报预警情况,全面做好西南地区气象服务保障工作。同时,联动拉萨机场气象台,在周预报、专题预报、重要天气预报通报产品中增加拉萨机场天气预报,为航空公司等用户提供更全面的气象信息。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