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 其它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其它
【中国民航报  6070期  009版  
· 冯正霖深入党支部工作联系点参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学习交流
· 加快推进民航全面高质量发展 为东北全面振兴提供发展新动力
· 崔晓峰会见河南省副省长霍金花一行
· 创新方式方法 体现价值品质
· 山东民航产业发展研究院成立
· 用“三个敬畏”守护民航网络信息安全
· 导读
· 图片新闻
· 广告
· 广告
· 广告
· “外防输入”第一关怎么守?(附图片)
· 决战“海高斯”
· 加快推进民航全面高质量发展 为东北全面振兴提供发展新动力
· 崔晓峰会见河南省副省长霍金花一行
· 创新方式方法 体现价值品质
· 山东民航产业发展研究院成立
· 编辑
· One ID 机场任我行(附图片)
· 航信入藏 西藏民航“智慧机场”建设开启新篇章(附图片)
· 宁波机场投用新能源车辆助力场内“油改电”建设(附图片)
· 南航货运车辆油耗成本实时管控系统上线
· 长龙航空获科技部重点专项支持
· 编辑
· 构建高质量民航特色在线课程(附图片)
· 编辑
· 保卫蓝天 让天更蓝(附图片)
· @微焦点
· 水蓄冷空调助浦东机场日减高峰用电15.7万度
· 编辑
· 一切从旅客感受出发(附图片)
· “工匠精神”点亮创新发展之路(附图片)
· 青岛机场国内航班量恢复到去年同期水平
· 淮安机场航站楼改扩建工程开工建设
· 用“三个敬畏”守护民航网络信息安全
· 编辑
· 飞机“飞”入直播间(附图片)
· 陇南市文县山体滑坡群众被困 直升机第一时间开展救援(附图片)
· 成功通航开启太原尧城—大同云冈短途客运航线(附图片)
· 川渝首条飞行训练航线通航(附图片)
· 编辑
· “三段式空运网”理想变现实(附图片)
· 海拔4300米以上地震应急演练任务4300青海飞龙首次执行(附图片)
· 广告
· 编辑
· 古村焕发新活力(附图片)
· “大胃王”吃播秀浪费粮食,传播丑陋(附图片)
· 广告
· 编辑
· 童星培训乱象:给家长“挖坑”,高价贩卖演出机会(附图片)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上一版  下一版   ●查看PDF     |当前全部版面|
 第009版      TOP时空·新闻聚焦          第6070期

古村焕发新活力(附图片)
钟自炜 史鹏飞


|  论地利,龙潭村并无优势。自福建省宁德市屏南县城出发,沿着蜿蜒山路,车行近一小时才能抵达。
  论人气,龙潭村远近闻名。天南地北的艺术爱好者纷至沓来,今年“五一”假期到访游客超过2万人次。
  小小山村缘何广受青睐?“是一支画笔改变了龙潭村”。屏南县传统村落文创产业项目总策划林正碌说,从开办公益画室起步,龙潭村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走上了一条乡村振兴之路。
  “以画为媒,村民增加了收入,开阔了眼界”
  30岁的沈明辉拿着画笔站在画布前,眼中透露出无比的热爱。
  沈明辉是屏南县双溪镇双溪村人,自小身体有疾,16岁丧母,与修鞋匠父亲相依为命。2015年底,在屏南县残联介绍下,他来到林正碌开办的龙潭村公益艺术教学中心。
  “教学中心免费提供绘画材料,如果画作卖出去,扣除成本后的收入全给作者”。沈明辉决定试一试。
  虽说并无绘画基础,可老师教得耐心,沈明辉学得认真。短短几个月后,他就能在画板上挥洒起来。
  拿起画笔4年多,沈明辉逐渐形成自己的绘画风格,作品也在网络上有了市场,每月能有四五千元的收入。“通过画画,我能自食其力了,眼界更加开阔,人也更加自信”。2017年,沈明辉的作品被送往法国里昂参加当代艺术双年展。他还开办了个人工作室,不少人慕名前来欣赏、购买画作。
  现在,沈明辉在网上电台开设了专栏。“过去我活在自卑当中,很多事情没有勇气去挑战。”他在节目中说,“在绘画中,我敢于挑战、尝试;在生活中,我也可以。”
  如今,龙潭村受过绘画培训的村民已有近百人,在画布上展示家乡新貌成了不少村民的爱好。“以画为媒,村民增加了收入,开阔了眼界。”林正碌说。
  “村子最明显的变化,就是重新热闹了”
  “龙潭村缺乏产业支撑,村民大多外出务工,1400多人仅剩200多人常年留守”。龙潭村第一书记夏兴勇告诉记者,村里有120多栋明清建筑,因岁月侵蚀而渐渐衰败,不少已经废弃,想要保存下来需要重金修缮,拆除重建又于心不忍。
  借着文创产业兴起,夏兴勇希冀村子重聚人气、找回活力。但在不少村民眼里,这像是一种奢望,“村里人都往外跑,咋指望吸引城里人?”
  “我与龙潭村是一见钟情。这里溪水穿村而过,民居极富特色”。2017年,江西小伙子曾伟在龙潭村租下一栋有着百年历史的村居,将其改造成“随喜书屋”,打造以读书为主题的生活空间。“附近村民如今常来这里喝茶、看书,书屋也成了游客的必到之地”。
  “文创发力助推乡村振兴,像曾伟这样的文创人才成了我们重点引进的对象”。夏兴勇说,龙潭村委将古民居以每平方米年租金3元、15年使用期承租给外来业主,业主负责出资修缮,租金收益归村民所有。具体的修缮工作由村里特别聘请的老工匠负责,按“修旧如旧,保持原貌”的原则进行。
  “村子最明显的变化,就是重新热闹了”。夏兴勇说,经过几年努力,古民居被赋予了新的文化功能和价值,“来自北京、上海、重庆等地的100多人走进龙潭村,将36栋老宅改造成各类文创空间”。
  更让夏兴勇欣慰的是,在外来文创人才及其文创项目的带动下,300多名在外打拼的龙潭村民回到家乡创业谋发展。
  “向着业态成熟、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探索前行”
  漫步龙潭村,入目即风景。青石板路,小桥流水,黄墙黛瓦沿溪而建,让人流连忘返。
  随着名气越来越大,龙潭村从昔日的“空心村”变为游客和艺术爱好者眼中的“网红村”。
  “村里休闲旅游业红火了,我和老伴将家里的老屋改成了民宿,节假日游客爆满,周末一房难求。”村民陈孝高告诉记者。
  2017年5月,屏南县成立传统村落文创产业项目指挥部,每年安排专项财政预算资金1000万元,用于文创产业引导、扶持和孵化,推动文创人才和企业集聚。
  在政策扶持下,龙潭村以农民画室为发轫平台,正逐步形成多层次的文创产业格局,推动全域旅游发展和农村经济转型。
  龙潭村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四平戏唯一留存的地方。数百年来,四平戏依靠这里的农村艺人口传身授。自龙潭村建起四平戏博物馆以来,76岁的陈秀雨不时登台为村民和游客唱戏。
  村民陈孝好的家酿黄酒走俏了。红曲黄酒酿造技艺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龙潭村家家都会的手艺。陈孝好自家酒窖里储藏的黄酒,如今在电商平台上的售价比以前高出几倍。
  青山依旧,黛瓦如故,龙潭村焕发新活力。村里的常住人口已增至600余人,每年吸引游客超过20万人次。
  “去年村民人均收入达18350元,比引入文创产业前增长了3倍”。林正碌说,龙潭村已初步形成特色文创产业,“下一步还要向着业态成熟、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探索前行,释放更大的发展潜能”。
  (转自《人民日报》)

  

  制图/王世鑫
分享到: